为啥是libuv

背景

node.js最初开始于2009年,是一个可以让Javascript代码离开浏览器的执行环境也可以执行的项目。 node.js使用了Google的V8解析引擎和Marc Lehmann的libev。Node.js将事件驱动的I/O模型与适合该模型的编程语言(Javascript)融合在了一起。随着node.js的日益流行,node.js需要同时支持windows, 但是libev只能在Unix环境下运行。Windows 平台上与kqueue(FreeBSD)或者(e)poll(Linux)等内核事件通知相应的机制是IOCP。libuv提供了一个跨平台的抽象,由平台决定使用libev或IOCP。在node-v0.9.0版本中,libuv移除了libev的内容。

为啥是异步

我们先看一张表:

分类 操作 时间成本
缓存 L1缓存 1纳秒
L2缓存 4纳秒
主存储器 100 ns
SSD 随机读取 16000 ns
I/O 往返在同一数据中心 500000 ns
物理磁盘寻道 4,000,000 ns

我们看到即便是 SSD 的访问相较于高速的 CPU,仍然是慢速设备。于是基于事件驱动的 IO 模型就应运而生,解决了高速设备同步等待慢速设备或访问的问题。这不是 libuv 的独创,linux kernel 原生支持的 NIO也是这个思路。 但 libuv 统一了网络访问,文件访问,做到了跨平台。

libuv 架构

从左往右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是与网络I/O相关的请求,而另外一部分是由文件I/O, DNS Ops以及User code组成的请求。

从图中可以看出,对于Network I/O和以File I/O为代表的另一类请求,异步处理的底层支撑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对于Network I/O相关的请求, 根据OS平台不同,分别使用Linux上的epoll,OSX和BSD类OS上的kqueue,SunOS上的event ports以及Windows上的IOCP机制。

而对于File I/O为代表的请求,则使用thread pool。利用thread pool的方式实现异步请求处理,在各类OS上都能获得很好的支持。

笔者曾经给 libuv 社区提出过linux 平台下用原生的NIO替换 thread pool 的建议并实现[2],测试发现有3%的提升. 考虑到 NIO 对内核版本的依赖,利用thread pool的方式实现异步请求处理,在各类OS上都能获得很好的支持,相信是 libuv 作者权衡再三的结果。

后面详细的模块源码分析时,陆续的会一一剖析。

参考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